专题分享
【2016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精彩回顾】
20210324 专题分享【2016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精彩回顾】
(请点击标题链接可下载课件)
(温馨提示:需要缓冲一会儿)
2018新加坡《玄藝综述》解答会 宣传片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第一部分视频:放下欲望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放下欲望
无常观可以帮助我们断除欲望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示 第94集【广布无常想】点击链接
如果你的脑子里经常有思惟布满着无常想,你就能断尽欲界的贪爱。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爱一样东西,实际上爱过了之后就没了。“这样东西我要”,要回家了放在那里;“那个东西我也要”,拿回家了又放在那里。没了,因为要完了就没了,要完了接下来就是扔掉,或者送掉,或者烂掉。所以无常想,这个人就不会去贪,给别人了,无所谓了。
如何达到“无欲自然心如水”的境界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做功德和念经都不要带着欲望心
摘自Wenda20141221B 01:01:12节选 点击链接
男听众:请师父开示,欲望和发心的相互关系……
臺長答: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问得非常好。我可以告诉你,今天刚刚前面就有一个女的念了这么多《經文组合》,她为什么念到今天孩子还不好?这就是你刚才讲到的发心和欲望的问题。她现在就是一个欲望,用欲望在为自己的孩子求,以为多少张《經文组合》……就像有多少钱我能买到这个房子一样,她以为自己买到了,“我只要到了这个数量,我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她纯粹是一种目的性很强,而且为自我不为众生付出的,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私欲、解决自己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手段而已。所以这种护法神是不会给她很快达到目的的,而且菩萨也慈悲不了她,因为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她相距太远。所以,慈悲是一种境界,是非常带有荣誉感的,而且超脱了凡人为了人间的一种自私的利益和自私的欲望所产生的人本身的人性的一种追求,超越它的东西。所以,真正的学佛人,能够求得菩萨越求越灵的人,他是超脱了人间的欲望。试想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到庙里去求这个、求名求利、求功德,求什么求什么……为什么很多人求不到?那就是因为他的发心不对,因为他没有境界,因为他只是在欲望当中生存,他在外面需要得到更多的,他只不过换一个方位,跑到庙里来继续求菩萨让他得到这个欲望,所以这就是人的劣根性在发作。所以当一个人有劣根性的时候,这个人是不能理解自己,也不能让自己清醒的。真正能够让自己超脱这个环境,能够达到这个境界,首先必须理解佛法,必须懂得佛的智慧,必须要放弃人间的欲望。等到放弃欲望之后,你才会得到更多。所以,欲望和发心是完全两个概念,欲望是来自于人的本性当中的劣根性,而境界是来自于本性的初始心和你的本心,就是本性,那就是佛性。所以,人身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好的细胞和不好的细胞,就像人的思维产生不好的思维和好的思维一样……
第二部分视频:化解冤结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化解冤结
运用一相法化解瞋恨
摘自白話佛法(十) 30、【认清因缘一定会变成因果】点击链接
学佛人要用一相法,什么叫一相法?简单地讲,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你要把思想集中起来,不管你看到了什么,意念集中,智慧生成,所以,生成智慧就转来法喜充满。这个一相法,就是在一念之间就想通,被人家嫉妒,被人家污蔑诽谤,刚刚还想不通,可是突然想到:“哎呀,我在上个月欺负过他,所以,他现在在报复我呢,是我自己不好。”那么一念之间你就想通了。一念、念头就是想法,一个人一念之差会自杀,一个人一念之差境界会转变,如果你想通了,就是转变了自己的境界。
比方说停车,今天你被人家罚款了,一想我曾经在多少不应该停车的地方,我也没花钱就停车了,也没有被抄牌,今天是自己的报应,这样一想,你就想通了。很多人被人家抄车牌的时候就想,我也没有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我今天被抄牌了,对社会做点贡献。只要一个念头,你的境界就转了,你就会越来越自在,就会产生一种融通的力量。夫妻吵架的时候,只想着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没有想到对方,到了最后,越想越不自在、越痛苦、越难过,最后生病。如果双方都想,我们已经是夫妻这么多年了,大家都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哎,无所谓了,你马上就自在了,就会产生融通,就是融会贯通的力量,你的生活就会慢慢产生质的变化,那就是随缘啊。
用内观法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冤结
摘自20190911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 点击链接
内观,其实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本相和本来面目,透过观察自己的身心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对修行的人来说,我们要以安详的心态去接受它,既然你到人间来做人了,你就必须要有安详的心态:烦恼是免不了的,争吵是正常的,有时候恨、不开心,很正常。然后你用内观对治身心的痛苦,这是一剂良药。就是看自己的内心:“我不要这么去想,苦就苦了,谁叫我是做人呢?我下辈子不做人,我做菩萨不就不苦了吗?”内观了吗?是不是化解烦恼了?有时候,这个人对你很不好,你心想:“想什么?跟他又不可能永远的,单位里的同事对我这么不好,这件事情过了就过了,我跟他的恶缘来一次、少一次,又不会来一次、增加一次的。两个人的冤结化一次、少一次,一辈子就是这样的。”你这么一想——内观:“好,放下吧,放下吧。”放下了。人就是这样的,要想通。
人间所有缘分都归于空
摘自白話佛法(七) 36、【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点击链接
实际上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叫“随业”,就是你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是只能随着你自己的业在走,在人间“所现不同”,也就是说,在人间只不过看到的一些情况、境界不一样,实际上归根到底都是无法无我,都是空的、假的。举个简单例子,婚姻不就是两个人结婚吗?但是它表现的形式是争吵,一会儿好,一会儿闹,一会儿换这个男的,一会儿换那个女的,归根到底就是一男一女成立一个家庭,虽然表现形式不同,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同修分享】
最多活两个月、严重积水肺癌晚期的父亲, 奇迹康复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2016香港法会开场视频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第三部分视频:修行是高境界生活(借假修真)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中观中道
摘自20190905 法国巴黎世界佛友见面会 点击链接
佛教并不是悲观,而是中观,所谓中观就是如实地观照世间的实相,真诚地去面对,不自欺,不逃避,所以叫中观中道。佛教不谈放弃,而谈放下,所谓“放下”就是指放下内心的执著。佛法不排斥现实当中正在努力的人。
有人问过臺長,什么叫人生的境界。告诉大家,境界,简单地分成高中低,最低就是求。所以很多人求——追求,欲望的追求,那就是“低”。世人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觉得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动力,一辈子都被物质的假相所迷惑,以为有了充足的物质,人就会得到一生美好的幸福。很多人倾尽一生的经历去追求那些名利、财富,到临死的一刻,他还没有明白自己为何而来,应该回归何处,这一世等于白来。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是活在这个境界当中。所以,我们要舍去自己身上不好的贪瞋痴慢疑,好好地去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更多地去施行自己的慈爱和慈悲,让我们的佛心永存,让我们的慈悲心学着观世音菩萨洒满人间。
理解佛的真正内涵和真谛,是修行境界进阶的关键
摘自Wenda20170108A 33:43 点击链接
听众问:同修梦见师父在上课时画了几尊不同颜色的佛身,每一尊佛的颜色代表不同阶段,修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干净,越来越亮,最后修成了金色佛身。师父也说第一阶段要阅读《白話佛法》和理解《白話佛法》,我们就能从较暗的佛身进阶第二阶段较亮的佛身,但是第三和第四阶段师父就要考考大家。师父告诉班上的同学,第三和第四阶段我们要经常想自己是不是跟菩萨一样,要经常问自己,菩萨会不会这样做。然后师父出了一个数学题,师父问,这两个阶段一共有七个格子,每个阶段各有几个呢?前面同学说一个格子有20个,但是同修心里想,7乘2等于14,一个格子是一个。过了这个阶段的考验,变成白色、变成金色的佛身。请问师父,这个格子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臺長答:格子就是阶梯。阶梯往上,越修越高,就是境界,一个一个往上升,那就是境界在提高(他从最暗的佛身到金色佛身,金色佛身就会发光的)“最暗佛身”,并不是佛的身体暗,是你对佛的理解,刚刚理解,你看不到佛的真正内涵、佛的真谛,你什么都看不到。等到你修到一格一格往上升了,境界越来越提高了,你才知道原来菩萨是这么慈悲,这么地爱护众生,所以才会闪闪发光。这个时候,当你有境界的时候,你才会看到菩萨的身体是金光灿灿的(明白。第三个、第四个阶段师父是考大家,是不是第三个、第四个阶段是要通过念经、念经文组合《經文组合》消业障,然后再去度人做功德才可以进阶到那一个比较亮的……)对,师父考你们,让你们考上一个级别了,那你就是进入另外一个境界了。
“跟着师父一世修成永断轮回”的愿力非常厉害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