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31|回复: 0

20210407 专题分享 |2016香港法会精彩回顾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360
发表于 2021-12-9 0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分享【2016香港法会精彩回顾】

20210407 专题分享【2016香港法会精彩回顾】

(请点击标题链接可下载课件)

(温馨提示:需要缓冲一会儿)



 

第一部分:珍惜当下(过去和未来都不可得)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生命转瞬即逝要把握当下

摘自20150508 美国?纽约法会开示 

有一位老禅师他劝告小和尚:“孩子啊,趁着年青好好的修行,你能修成正果,超脱人间烦恼。”

小和尚蛮不在乎的说:“你已经老了,师父。我才刚刚开始,有的是时间。”

老禅师说:“时间不等人的。”说着将小和尚带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

小和尚说:“师父,我看不见。”

老禅师擦亮一根火柴对小和尚说:“趁火柴还没有熄灭,你在地下室挑一样东西,赶快出去。”

小和尚趁着微弱的光辨认出地下室的东西,火柴很快的烧完了,地下室一片漆黑。

小和尚说:“师父,我什么都没拿到啊。”

禅师说:“你的青春年华就如这燃烧的火柴,一会儿就没了。”

 

当我们还在寻找人生路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人生的宝贵时光;当我们还在寻找各种法门的时候,我们又失去了很多的时光;当我们一会儿相信、一会儿不相信菩萨存在的时候,可能我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我们真正到达人生的终点,我们才后悔、伤心、苦恼、结束生命。

所以人不以意志为转移。学佛人要把握当下!

  

如何理解“活在当下”

摘自2017-04-14 马来西亚槟城《世界佛友见面会》共修组提问 

问:修心的时候,像師父今天提到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有时候提到了“活在当下”,这个“当下”该怎么理解?

答:“活在当下”,就是让你认清自己今天的位置、修心的程度和今天的精进心。这个“当下”是要你明白,不是叫你执著。所以菩萨经常跟我们讲“不要驻足”,就是说不要把一切“住”在心中,在心中过了就过了。今天晚上过了,我们还有更好的明天,对不对?不要驻足在心中。但是要认识到:“我今天再活一天,我必须要好好地学佛”,这就是“当下”。不是说因为有明天了,今天什么都不管了。

  

觉者就是佛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示 第35集【不入名相若见性者】

佛就在你心中,为什么自己不好好看看你心中的佛?当你正知正见的时候,当你明心见性的时候,当你自己觉悟的时候,佛已经在你心中指导着你了。

觉悟的人只要问问自己的良心“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如果良心认为这件坏事不能做的话,你的心就是在觉悟中。觉者就是佛,当你心中明白了,“我想通了,我开悟了”,那你就是佛在心中。师父希望你们“悟人了无心相”,开悟的人根本不用去天边寻佛,佛在心中。所以我们平时应该修因懂果,而不应待果,不应该自己作了因都不知道,天天还等待着果报的现前。很多人说“我去年来求过菩萨,菩萨怎么到今天还不给我感应?” 迷人执物,守我为己。一个迷惑的人以为“这个东西是我的”,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他不知道本来就无我。你从哪里来的?出生之前你在哪里?你把你的家庭、亲人、名、利、烦恼,还有你自我的生死,都当成真实的,“哎呀,这是我的”,那么你慢慢地就会执迷,就会执著,不舍得这些名利,放不下了。想一想,你来的时候带来了什么?觉悟的人不会迷惑的,他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暂时地拥有,暂时借来的,不会永远属于自己,所以他处而不染,不染著。

 

 

何谓“即身成佛”

摘自wenda20150524B  08:51 

男听众:师父您好!因为我梦见打通电话,所以又打通了。在梦中,我问师父一个问题:“什么是‘即身成佛’?”

臺長答:记住了,“即身成佛”就是立即成佛,就是立地成佛。听得懂了吗?(“佛”的意思是不是一种开悟的境界?)对啊,就是你想通了啊,一想通马上就变成像菩萨了(就是在开悟之前,一定要累积了一定的资粮,量大才达到质变,才能达到开悟的境界?)对(而不是当下马上成佛,成佛之前也是要有一些条件的,对不对?)对。

 

 

真正能控制生命的是慧命;每天都要精进

摘自Wenda20180511 38:49 

每一天都要精进。师父告诉你们,每一天不精进,每一天就叫倒退,一个人就是要精进努力学佛,不要辜负自己的慧命。很多人一辈子就是丢失了慧命,所以他就遗失了生命。如果你今天保护好自己的慧命,因为你有智慧,你才会看好自己的生命。你没有智慧,到处碰壁,你肯定就会没有生命。“生命”,它只是一个显化,而真正控制它的是你的慧命。

 

臺長对“慧命”的开示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怎样做才能消旧业,不造新业


摘自Wenda20150710  01:27:00

女听众:师父,佛教讲三世因果,那么我们如何在保证自己了却旧的因果的时候不去造新的因果和业障呢?

臺長答:那就叫如理如法。在了却旧的因果的时候,就不能有新的业障存在,就是说必须在现实当中,活在当下全部以佛法为生活,以佛法为基础,绝对不能造口业、造新业、造意念业、造行为业……所有这些全部要去除。在这个前提之下,你再不断地消除业障。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件衣服已经很脏了,现在已经洗不干净了,但是你不能说“我一边在洗,尽量把它洗掉的情况之下,我还要放新的墨汁啊、酱油啊、番茄汁啊在这衣服上”,那你永远都洗不干净了。只有在没有新的酱油上去,只有过去一点点墨汁的时候,拼命地想办法洗啊洗啊,可能会洗掉。听得懂吗?(明白了,师父)

  

总结昨天、把握今天、畅想明天

摘自20150411 新加坡法会开示 

昨天是我们的基础,今天是行动,明天是计划,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让昨天少一点遗憾,今天才能多一点快乐,才能计划出明天的灿烂辉煌。有智慧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愚蠢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总结昨天、把握今天、畅想明天,才能过好每一天!

 

第二部分:不执着于见闻觉知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禅学就是人间哲学

摘自弟子开示(一)盧臺長给全世界弟子第八次的开示  

人被见闻觉知所误导,你眼睛看到的东西会误导你的,你耳朵听到的东西也会误导你的,你的感觉不正确啊,你知道的也不对。你们想一想人会不会被见闻觉知所误导?你所看到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人家如果跟你说某某在你背后说你坏话,你会不会生气啊?但如果你是有修心的人,你就不会生气;不修心你一定会生气,甚至还会反击。这就是闻到了人家的挑拨,你应该连听都不要去听,你不要以为你的感觉都是对的。

 

学佛就要有妙法,就要有智慧。因为你的见闻觉知,所以产生了你固有的执著。以为听到的是对的,以为感觉自己是对的,你就开始执著了。这时你的智慧就会慢慢地发生潜移默化,消失在累世的顽固的执著当中。就像是很多老板一开始事业搞得很好,到了后来赚了几个钱,被人家捧了,越来越骄傲了,慢慢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他的智慧就发生变化,慢慢地消掉了,到了最后他就成为一个执著的人,不听人家话的人,成为一个没有智慧的人。

 

法无定法,千变万化就是禅。法无定法,就是你们不要以为在人间活着有一个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每个人所经历的环境不一样,他所想出来的点子或是解决方法也会不一样,所以你不要去听人家的。很多人喜欢去听人家的,到最后弄到自己一塌糊涂。法无定法,千变万化;形无定形,随缘而形。这个形式的困难来了,我就照这个形式的方法去做;那个形式的困难来了,我就用那个形式的方法去解决,随缘啊。

 

佛法的精髓都在禅里面,是宇宙学的根本。因为禅是随着静而能制动,又随着静而能有所动。《孙子兵法》说过:敌动,我动;敌静,我静。

 

对“烦恼即菩提”的理解

摘自Shuohua20130215 25:40  

问:“烦恼即菩提”,我们以后没有烦恼了,是不是就没有智慧了?

答:没有烦恼说明这个人的智慧已经到底,有无限智慧了,不是利用烦恼来增加菩提。在人间有烦恼是自然的,而我们随着烦恼的增长可以用无限的菩提来制服它,让我们得到更高的境界,当我们得到更高的境界就到了无上菩提,那个时候我们就根本不会有烦恼了,是不是有智慧?(是的)就像读书一样,小学的、中学的、高中的功课都会做之后才会得到解决大学问题的方法(对,谢谢师父!)

 

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见闻觉知吗;为何见闻觉知是虚幻的

摘自2019-05-12 新加坡《弟子辅导》提问 

问:師父在《白話佛法》中说:要记住,见闻觉知对修行的果没有用,就是你的感觉,你知道的事情,你看见的东西,你耳朵听到的事情,见闻觉知所得到的东西,对你修心的果是没有用的。请问師父,人间的一切知识都属于见闻觉知吗?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见闻觉知吗?

答:明辨是非,实际上就是第七意识——末那识,这个末那识就是分辨意识。我刚刚跟大家讲了第六意识就是思维。我今天碰到的这件事情,我的感觉,感觉到了心里。比方说今天去看一套房子,觉得这个房子挺好的,但是心中有分辨意识,也就是说这房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我为什么要租、要买?”这就分别了。就好比这个第一、第六意识是刚刚进来的,还没经过筛选的。人间很多东西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有些都是前世的冤结、前世的烙印。有些人今天特别喜欢,那是上辈子他们的缘分。这么多人为什么你不喜欢,要嫁给他?为什么你要娶她做老婆?这就是我们不能探索的东西。所以菩萨说人间的一切见闻觉知,实际上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虚幻。

  

臺長开示“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对“烦恼即菩提”的理解


摘自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2月12日《师父春节开示》


禅定的般若,将会让我们克服人间所有的烦恼。

因为 会过去,明天会更美好。

因为烦恼会过去,般若才会现前。

虽然今天有烦恼,

但明天一定会给你带来菩提般的智慧。

 

我们在人间,就是活在烦恼和菩提之间。

每天能够用佛菩萨的菩提智慧战胜烦恼,

你就是一个能够战胜世界上任何烦恼的智慧之人。

 

明察明觉 观照自心

摘自白話佛法视频开示 第32集【观念,净念,无念】

修行人和一般凡夫的不同之处在于心念不一样。学佛人总是为别人,总是想着怎样救度众生,怎样做好事不留名,怎样慈悲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不是做了一点好事整天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自吹。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明觉和明察。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别人做的”,叫明觉明察。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会努力地观照自己。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关注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而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看到这个人很可怜,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都要修正,都要正确。 凡夫不管自己的心,并且管不住自己的心。外面一看,应该帮助这个人的,但是心里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所以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红尘中的观念而随波逐流,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浮,实际上都在你的内心。佛菩萨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几个关键重点,记住怎样修正自己的心:要常问自己有否贪心?做错了多少?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恨过多少不该恨的人?心散乱吗?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今天心是不是精进了?今天有多少次因为杂念影响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不正的观念?所以菩萨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


【同修分享】重复收听师父的开示,一定会得到加持!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2019 法国巴黎《玄藝综述》解答会 花絮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第三部分:守护自己的善心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守护善心

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摘自弟子开示(二)  26、【无生杂念 无我无为】 

每一个人都在走着自己的命,每一个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每一个人都在想我应该怎样。没有几个人为别人想,有多少人只知道为自己想要怎样?人很可怜,就像蚂蚁一样天天筑巢,第二天却被垃圾车扫走,现在很多人活在世界上,天天在为自己筑巢,为自己忙,你们想一想,过去的每一天以后还会再有吗?就像你们的童年还会再有吗?你们小时候所做的很多事情,现在还会再有吗?没了。你们对得起谁、对不起谁,心里应该都明白。如果一辈子活着只知道为自己,这个因种下去,它的果就是对不起别人。一个人一辈子为别人活着,最后的果就是为自己。实际上为别人就是为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佛菩萨一辈子为众生最后能够成佛。

 

 为他人付出才是真正的学佛人

摘自弟子开示(二) 24、【心生万法 心定境中】 

为了自己什么都愿意做,为别人什么都不愿意做,那就是人。为了自己什么都不愿意做,为了别人什么都愿意做,那就是佛。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好好修心,为别人做事情非常努力的人,我们从心里敬佩他们,为别人付出努力做功德的时候,师父觉得他们是最美的。

 

 圣人就是念念为别人

摘自听盧爷爷讲故事(二) 第五 

孔老夫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老夫子没有雨伞, 他的弟子说:“子夏有伞,跟他借吧。” 孔子一听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较为吝啬,我问他借的话,他若不借,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如果借给我 他肯定心痛。” 跟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去跟别人交往,这样等于考验别人,就永远得不到别人对你的爱。 一个人要友谊长存,要换位思考,为他人想,就能够得到别人的拥护与智慧。

 

 不要用人间的境界要求自己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众生具有慈悲心


摘自广播讲座(一) 24、【戒杀生,开启众生良知良能】

菩萨是无心的,菩萨的心是没有自己的心,菩萨是以众生之心为心。众生是什么心,菩萨就是什么心。所以,菩萨的心是慈悲的,因为众生也是慈悲的。大家记住,当看见一个人出车祸的时候,当看见有人掉进河里了,或者遇到突发事件死了的时候,很多人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哎呀,这个人真是可怜,真是做孽啊。这些就是众生之心。众生之心皆具佛性,就是佛菩萨之心。

 

不作恶就是行善

(请点击视频链接观看)

 

只有自己能害自己和家人

摘自白話佛法(七) 17、【无恶即为善】

要珍惜不坏身。如果你经常珍惜自己的一点一滴,不说谎,不做恶事,不做坏事,无人能够加害你啊。你为什么看见警察就害怕?因为你闯了红灯啊,那是因为你的心中平时有恶习。师父教你们要懂得,要保证不坏身体,无坏的意念,不说谎话,就不会有人能够害你了。被抓进去的人,你去问他:“是谁害了你?”他最后一句话说:“是我自己害死了自己。”对不对?那你为什么会自己害自己呢?不是谁都是很自私的吗?因为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才会害自己。所以,一个人不坏身,无人能害你,你就不会害眷属。师父跟你们讲得很深啊,什么叫害眷属?夫妻两个,一个经常吃活鱼,一个不吃,最后一个早死,一个还活着,死的人是不是害了活着的人啊?你是不是害了眷属?如果你经常讲妄语,经常做坏事,你受报了,你生了癌症,对方要照顾你、伺候你,你是不是害了家人?你以为你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吗?所以,你要好好地学佛,好好地做善人,没有人能够害你,没有人能够破坏你的家人和睦。你只要在家里实实在在地过日子,没有人会破坏你的家庭。很多人就是因为家里天天吵架,人家才会进你的家庭,对不对啊?讲到底,还不是你自己害了你自己的家庭吗?

 

第四部分:三思而后行才会不后悔(心念不要妄动)

上一篇:20210405 专题分享 |善恶俱不思

下一篇:20210409 专题分享 |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

目录:新加坡白话佛法网络共修_集锦

目录:网络共修共学

编辑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心灵净土

GMT+8, 2025-8-3 00:23 , Processed in 0.3717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心灵净土 X3.4

© 2001-2020 心灵净土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