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吃艾糍,
一年四季不生病。”
一眨眼,又准备到清明节。以前每逢清明时节,客家地区几乎每一户人家,都会做艾糍来过节。别看艾糍其貌不扬,其实它香糯可口,美味健康!同时,这已是传承了多年的传统,还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艾叶草是一种生长于田间的一种草本植物,清明时节,是这种草长得最好的时节,也是吃艾糍的旺季。在客家地区,从元宵至清明家家户户都会弄这种艾糍吃,一般都是小孩子当天在田间摘到新鲜的艾叶草,当天晚上就做,艾叶草不宜放置,只有新鲜的艾叶草做的艾糍才是原滋原味的。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材料:艾叶、汤圆、白糖、粘米粉、糯米粉
水中放入艾叶,加入食用碱去除苦涩味
凉水焯1分钟,捞起过凉水,挤干水分
放入果汁杯,加水打碎
碗中放入200克糯米粉、50克粘米粉
倒入艾叶汁, 搅拌均匀, 揉成团
去除一小团捏扁
包入汤圆, 收口搓圆
放入锅中
大火蒸10分钟即可
水果也有很多新奇吃法,比如把新鲜水果和水果罐头、糯米团子等煮成酸酸甜甜的汤羹,这就是上海传统年夜饭的收尾甜品
材料:火龙果、草莓、白糖、奇异果、木瓜、糯米粉
糯米粉100克,加入开水80ml搅拌均匀
揉成光滑的面团
盖上保鲜膜 醒20分钟
草莓切小块、 木瓜切小块、火龙果、奇异果切小块
醒好的糯米团 搓成小球
水开,倒入小圆子
煮开小圆子, 加入白糖, 放入草莓、木瓜
加入火龙果、奇异果
五彩缤纷, 清新甜蜜的水果小圆子就做好啦
|